最新消息
【外國人宣導】腸病毒、流感 OUT!學會這7 步驟洗手才能真正有效!
March 03,2025
正確洗手七步驟指南 🧼✨
為什麼要正確洗手?手部是日常接觸最多病菌的部位之一,不正確的洗手方式可能讓細菌和病毒殘留,增加感染風險。尤其是腸病毒、流感、新冠病毒等,都可透過接觸傳播。因此,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,能有效降低疾病傳播的可能性。
洗手的正確時機
請務必在以下情況下徹底洗手:
✅ 吃東西前
✅ 準備或處理食物前後
✅ 如廁後
✅ 擤鼻涕、打噴嚏或咳嗽後
✅ 接觸公共設施後(如電梯按鈕、門把、扶手等)
✅ 接觸金錢後
✅ 照顧嬰幼兒、病人或長輩前後
✅ 外出回家後
正確洗手七步驟
👉 建議使用洗手乳或肥皂,搭配流動的清水,並搓洗至少 20 秒!
步驟 1:搓揉手掌
雙手手心相對,來回搓揉,清潔手掌表面。
步驟 2:搓揉手背
一手覆蓋另一手的手背,來回搓洗,換手重複。
步驟 3:搓揉指縫
雙手交叉十指相扣,來回搓揉,清潔指縫間的細菌。
步驟 4:搓揉指背與指節
彎曲手指,讓指背互相摩擦,特別注意指關節處的清潔。
步驟 5:搓揉大拇指及虎口
一手握住另一隻手的大拇指,旋轉搓揉,再換手重複。
步驟 6:搓揉指尖
將指尖放在另一手掌心,以旋轉方式搓洗,徹底清潔指甲內的污垢。
步驟 7:搓揉手腕、沖洗並擦乾
最後別忘了清潔手腕,確保手部完全乾淨後,以清水沖洗,並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擦乾雙手。
洗手時要注意什麼?
🔹 使用足夠的肥皂:肥皂能有效去除污垢與病菌。
🔹 搓洗至少 20 秒:可以心中默數,或哼唱「生日快樂歌」兩次來掌握時間。
🔹 避免用髒手碰觸口、鼻、眼:手部細菌容易經由黏膜進入體內,增加感染風險。
🔹 洗完手後避免用手直接關水龍頭:可用紙巾或手肘關閉水龍頭,避免接觸細菌。
💡 正確洗手 = 最簡單有效的防疫方法!
讓我們一起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,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!💖💦
◆資料來源 :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